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位必须课,也是一门同生产实际有密切联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理论以及培养学生在材料使用和选择上正确的观念,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以及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英语教学,开阔学生眼界,使学生能够对材料学科常用的英语词汇和表述有系统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本课程同生产实际有密切的联系。
1. 第一章 材料科学与工程简介。主要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及对工程实践的指导意义。包括材料分类、材料设计、选材准则的初步认识。
2. 第二章 原子结构。主要从微观的原子结构、键合状态等角度介绍材料学的基础知识。
3. 第三章 原子排列。主要介绍晶格、晶胞、晶体结构的介绍,认识材料中原子的排列规则及材料缺陷的概念。
4. 第四章 原子排列中的缺陷。主要从点、线、面三种基本缺陷入手介绍晶体缺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5. 第五章 材料中原子和离子的移动。主要介绍材料中扩散的概念,从菲克定律出发,介绍扩散对材料性能和材料改性方面的影响。
6. 第六章 材料机械性能介绍。 主要从强度、硬度、冲击性能方面介绍材料机械性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